最近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每年5月20日学生营养日的时候都会以蓝皮书的形式发表对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的研究结果,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今年的研究重点是饮食行为,研究者主要根据的是1998年和2008年在上海、哈尔滨、济南和广州4城市开展的儿童少年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了今年的研究结果。
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质量呈下降趋势,1998年,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不足的比例为48.8%。2008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不足的比例为78%。营养质量差的早餐不仅影响儿童营养摄入和健康,还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体能。
零食是一把影响儿童健康的双刃剑。我国城市儿童的零食以冷饮、油炸、膨化食品为主。研究人员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吃零食说成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但要积极引导,让儿童少年学会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
在外就餐是孩子抵挡不住的诱惑。快餐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一种普遍的饮食行为。儿童少年快餐的消费频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每周至少吃一次快餐的比例从1998年的1.9%上升到2008年的16.2%。在外就餐时膳食结构不合理,膳食能量摄入高于在家就餐者。尤其吃快餐,不仅可引起肥胖,还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含糖饮料是被人忽视的“甜蜜陷阱”。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人均每日饮用量从1998年的300毫升左右增加到500毫升,其中2/3是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中的“糖”暗藏着健康危机,过量饮用,就会增加能量的摄入,引起肥胖、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和龋齿等疾病。研究人员认为,家庭是儿童少年饮食行为形成的第一站。父母的饮食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健康。此外,学校对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重视不够,学校周边食品摊是影响学生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